2025年3月,首届“碳中和产业发展创新大会”在南京圆满召开。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李高在大会上发表了主旨发言,深刻阐述了绿色低碳转型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并为未来的低碳发展道路提供了清晰的指导思想。
(图片来源:百度)
绿色低碳发展:全球趋势与我国机遇
李高委员指出,气候变化是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全球已有150多个国家提出碳中和或净零碳排放目标,覆盖全球92%的GDP和88%的碳排放量,绿色低碳已成为全球发展的主流。2023年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提出了2030年可再生能源增加2倍和能效提升1倍的目标,强调各国必须以更大的减排力度应对气候变化。
他进一步强调,尽管国际上某些发达国家采取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经济政策,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不会改变。我国要牢牢把握这一发展趋势,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发展绿色低碳技术和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紧密关系
李高委员明确指出,绿色低碳转型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应对气候变化放在国家治理重要位置,提出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这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
他进一步阐述,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不仅是我国为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的责任担当,也是在新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李高委员指出,当前我国绿色低碳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加速推进,绿色低碳产业成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部分,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这一产业不仅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也是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法制保障与技术创新并行
李高委员特别强调,能源转型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我国面临需求压力大、供给受限、转型任务重等挑战,而新能源的大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出路。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高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亮点。
他提到,能源革命的核心在于从传统化石能源体系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体系转型,而这一过程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我国现行的《可再生能源法》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并在国际上树立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今年,太阳能和风电的装机容量已突破11.8亿千瓦,超过了煤电,这一目标将提前完成。
李高委员进一步指出,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优势。为进一步推动能源转型和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相关法律正进行修改和完善,以确保我国能源改革的稳步推进。
共同努力,迎接低碳未来
李高委员最后强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不仅是国家责任,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他呼吁企业发挥主力军作用,勇于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创新方面探索开拓,为我国绿色低碳产业和未来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本次大会为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也为各界人士指引了发展方向。随着我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未来的绿色低碳产业将成为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
我们期待,在李高委员及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绿色低碳发展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